關於非小細胞肺癌

肺癌

肺癌,是一項影響國人健康的重要疾病!
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:110 年國人死亡率第 1 位為惡性腫瘤(癌症),死亡人數為 5 萬 1,656 人(佔總死亡人數 28.0%)1;癌症死亡率第 1 名為氣管、支氣管和肺癌 (死亡率:每十萬人口 42.8人)1,110 年健保支付超過 228 億新台幣於肺癌治療2
民國108年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統計結果,男性肺、支氣管及氣管惡性腫瘤為8847人,女性為7386人3,男性粗發生率約為女性1.20倍,死亡率的部分,台灣男性肺癌粗死亡率 52.9 (每十萬人口),女性 29.5 (每十萬人口)4,男性死亡率約是女性 1.79 倍。

肺癌分類3

肺癌可分為 2 大類:小細胞肺癌 (Small Cell Lung Cancer,SCLC) 和非小細胞肺癌 (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,NSCLC);民國 108 年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統計結果,小細胞肺癌患者人數約占肺癌人數 7.3%,癌細胞較常發生於呼吸道中央處靠肺門位置,往大的支氣管發展,侵襲快速,容易轉移,通常轉移多處後才發現,因此治癒率不高。 台灣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人數比較多,占所有肺癌患者 92.7%,生長速度比小細胞癌慢,轉移的速度也較慢。非小細胞肺癌包含三大類,分別是肺腺癌(adenocarcinoma)、鱗狀細胞癌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、與大細胞癌 (large-cell carcinoma);台灣肺腺癌約佔非小細胞肺癌 73.3%,鱗狀細胞癌 14.7%,大細胞癌 1%,剩下的11% 屬於其他種類。

小細胞肺癌

小細胞肺癌患者98% 為吸菸者或者曾經吸菸4。癌細胞不僅生長快速,而且會透過淋巴或血液循環系統蔓延至全身,一般無法以手術切除;小細胞肺癌病患的預後比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差,癌細胞通常發生於肺部中央靠肺門位置,容易往大的支氣管發展,使氣管堵塞造成肺葉萎陷,初期的典型表示是肺門腫塊合併縱膈淋巴結腫大。

非小細胞肺癌-肺線癌

肺腺癌約佔非小細胞肺癌的 73.3%3,是肺癌中最常見類型,較常發生於女性、非抽菸者。癌細胞通常發生於肺部邊緣,屬於周邊型病變,患者通常沒有自覺症狀。台灣的肺癌病患,不論男女,皆以肺腺癌佔多數。容易藉著淋巴及血流轉移到淋巴結及其他器官。源自於呼吸道末端,肺泡組織內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,因此容易長在肺部較周邊之處。

非小細胞肺癌-鱗狀細胞癌與大細胞癌

鱗狀細胞癌的發生率僅次於肺腺癌,鱗狀細胞是氣管與支氣管內層的細胞,癌細胞容易長在氣管與支氣管的位置,在肺部中央生長慢,可能長得很大,甚至在腫瘤中心形成空腔。癌症的發生與抽菸有強烈關係,在男性為常見肺癌類型。大細胞癌是細胞未分化的肺癌,容易長在肺臟表面,腫瘤可能長得很大才被發現。生長與擴散速度都較快,容易轉移至淋巴結與其他器官,常有早期轉移的現象。

危險因子5

提高肺癌發生率的危險因子,包含可變因子,例如抽菸習慣、暴露在致癌物質的環境;不可變因子,例如年齡、致病基因;具有 1 個以上的危險因子,不表示一定會致病,只是風險較高。目前發現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就是抽菸,約 80% 肺癌死亡人口跟抽菸有關,不論香菸、雪茄、煙管、淡菸或者低焦油香菸,都有相對風險;二手煙同樣也是導致肺癌的危險因子。
在城市(尤其是交通繁忙的道路附近),空氣污染似乎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。雖然機率遠低於吸煙造成的風險,但一些研究人員估計在全球約有5% 的肺癌死亡可能是由於室外空氣污染造成的。石綿是另一項環境中的危險因子,在礦場、紡織廠、隔熱材質,造船廠等環境工作,死於肺癌的機率相對提高,其他如放射線物質 — 鈾、柴油燃燒廢氣、飲水中含砷,東南亞和南美等國家曾經發現飲水中含砷,使得民眾肺癌機率提高。曾經接受肺部放射線治療、有肺癌家族史、父母或兄弟姊妹被診斷出肺癌、特別在年輕時就確診、特定營養補充品,如吸菸者服用β-胡蘿蔔素,皆可能增加罹患肺癌風險;吸食大麻或吸入滑石粉均被認為可能提高肺癌風險,但因不易進行試驗或並非所有研究都有一致結論,與肺癌的相關性仍有待進一步證明。

網頁維護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