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非小細胞肺癌

大約3%到5%的非小細胞肺癌 (NSCLC) 患者有ALK基因重組(rearrangement) 的情形 (ALK+ NSCLC)。雖然過去已有一些ALK TKI獲准用於ALK+ NSCLC之治療 (如:crizotinib、alectinib),然而,仍有許多病人在治療後復發,讓治療變得越發艱難。

Brigatinib是新一代強效的ALK TKI,動物試驗研究結果顯示其對於多種ALK基因變異(包含對於crizotinib、ceritinib或alectinib具有抗性之變異)具有活性,先前的臨床試驗也發現不論做為第一線或第二線(post-crizotinib),皆能有效治療ALK+ NSCLC。此項第二期臨床試驗進一步針對過去曾使用過alectinib±crizotinib 仍復發的ALK+ NSCLC日本患者,評估患者使用brigatinib之療效及安全性。

試驗設計概要

肺癌可分為 2 大類:小細胞肺癌 (Small Cell Lung Cancer,SCLC) 和非小細胞肺癌 (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,NSCLC);2015 年台灣統計資料小細胞肺癌的患者人數較少,約佔肺癌比例 7.3%4,癌細胞發生於呼吸道中央處靠肺門位置,往大的支氣管發展,侵襲快速,容易轉移,通常轉移多處後才發現,因此治癒率不高。 台灣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人數比較多,占所有肺癌患者 92.7%,生長速度比小細胞癌慢,轉移的速度也較慢。非小細胞肺癌包含三大類,分別是肺腺癌(adenocarcinoma)、鱗狀細胞癌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、與大細胞癌 (large-cell carcinoma);台灣肺腺癌約佔非小細胞肺癌 92.7%,鱗狀細胞癌 14.7%,大細胞癌 1%,剩下的 10.8% 屬於其他種類4

研究結果

主要世代組(過去曾接受alectinib±crizotinib治療仍復發之病人, n=47)之治療結果顯示:

  • 經IRC評估的客觀反應率(ORR)為34% (95% CI: 21%-49%),與研究者評估之結果一致[ORR=38% (95% CI: 25%-54%)]
  • 疾病控制率 (disease control rate) 為79% (95% CI: 64%-89%);達到反應的時間中位數(median time to response) 為1.9個月 (range: 1.3-9.2);反應持續時間中位數為11.8個月 (95% CI: 5.5-16.4)
  • 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之中位數(mPFS)為7.3個月(95% CI: 3.7-9.3個月) (圖一)
  • 安全性結果和先前的臨床試驗結果一致,最常出現(>5%)的三級以上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為血中肌酸激酶上升(increased creatine phosphokinase)、脂肪酶上升(increased lipase)、高血壓。

結論

本研究是第一個具有統計效力(statistical power)的前瞻性研究,針對曾使用alectinib治療而復發的ALK+ NSCLC日本患者族群,評估其使用brigatinib之療效及安全性。結果說明brigatinib在日本ALK+ NSCLC患者族群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(不論過去是否曾使用過crizotinib),且安全性結果和先前的臨床試驗結果一致。

網頁維護中